编译器将数据放在PE和ELF文件的.text(代码)段中,是因为这些文件格式规定了代码段是用来存放可执行的指令代码的,而数据段是用来存放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等数据的。
CPU通过指令和地址来区分数据和代码。在执行代码时,CPU会根据指令所在的地址访问内存,并将指令加载到指令缓存中进行解码和执行。而数据则是根据指令中的操作数地址来访问的。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展示了编译器将数据和代码放在不同段的过程:
#include
int global_var = 10; // 全局变量,放在数据段中
int main() {
int local_var = 20; // 局部变量,放在栈中
printf("Global Variable: %d\n", global_var);
printf("Local Variable: %d\n", local_var);
return 0;
}
当编译器编译这个代码时,它会将全局变量global_var
放在数据段中,将局部变量local_var
放在栈中。然后,它会将printf
函数的指令代码放在代码段中。
当CPU执行这段代码时,它会按照指令的地址顺序加载指令到指令缓存中,并执行这些指令。当遇到printf
函数的指令时,CPU会根据指令中的操作数地址访问对应的数据,然后将数据作为参数传递给printf
函数。
通过这种方式,CPU能够区分数据和代码,并正确地执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