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lexer谓词以及适当的语法规则
在ANTLR4中,当扫描器扫描到一个字符序列时,它将会尝试将这个序列匹配到它的规则中。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存在多个规则可以匹配到同一个字符序列,这就会导致词法标记歧义。
例如,考虑以下语法规则:
a: A B;
b: A C;
A: 'a';
B: 'b';
C: 'c';
当扫描器扫描到字符序列“ab”时,它既可以匹配到规则a,也可以匹配到规则b。这就导致了标记歧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用lexer谓词来帮助扫描器选择正确的规则。谓词是一种条件,它在规则匹配之前进行检查。如果谓词返回true,那么这个规则将被选择,否则将继续匹配下一个规则。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添加一个谓词来区分规则a和规则b:
a: A B {isNotC()}?;
b: A C;
A: 'a';
B: 'b';
C: 'c';
fragment isNotC: {getCurrentToken().getType() != C}?;
这个谓词会检查当前扫描到的字符是不是字符“c”。如果是,则规则a不会被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谓词时,文法的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化。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添加了一个额外的规则“isNotC”,用于检查当前扫描到的字符是不是字符“c”。
使用谓词可以帮助识别词法标记歧义,但也需要注意其可能带来的性能开销。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语法规则来判断是否需要使用谓词以及如何使用谓词。
上一篇:ANTLR4中的不匹配输入错误
下一篇:ANTLR4中的词法令牌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