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个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按照嵌套索引对两个长度不同的列表进行排序:
list1 = [['apple', 3], ['banana', 2], ['orange', 5]]
list2 = [['cat', 1], ['dog', 4], ['bird', 2], ['elephant', 3]]
# 按照第二个元素进行排序
list1.sort(key=lambda x: x[1])
list2.sort(key=lambda x: x[1])
print("排序后的list1:", list1)
print("排序后的list2:", list2)
输出结果:
排序后的list1: [['banana', 2], ['apple', 3], ['orange', 5]]
排序后的list2: [['cat', 1], ['bird', 2], ['elephant', 3], ['dog', 4]]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使用了列表的sort()
方法来对列表进行排序。通过传递一个key
参数,我们可以指定按照列表中的嵌套索引进行排序。lambda函数lambda x: x[1]
表示按照列表中的第二个元素进行排序。
注意,由于两个列表的长度不同,所以在排序之前,我们需要确保两个列表的长度相同,否则可能会导致索引越界的错误。
上一篇:按嵌套属性对数组进行排序